全部文档
文档中心对账报告操作对账模式说明及示例

对账模式说明及示例

四种对账模式是对同一数据源数据按不同条件筛选展示,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数据查询需求。下面举例说明四种对账模式的数据展示结果。

假如对账报告中设置的匹配科目为 应收应付抵销,将该匹配科目设置为自定义属性的报表科目为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Entity 架构与 ICP 架构相同,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对于一个多层级合并的场景而言,假如其中某一用户仅关注 GB 合并结果的准确性,则 A 与 GB 范围内的 B、B1、B2 之间的内部交易数据对该用户而言可能是不重要的,该用户仅关注 GB 范围内的公司之间内部交易数据的准确性,因此该用户可选择对账模式为合并范围内,选择实体为 GB。此时对账报告则展示 B-B1,B-B2,B1-B2 之间的应收账款及应付账款数据,也就是从内存财务模型中取得如下数据,并按 Entity 和 ICP 逐对匹配展示:

Entity

ICP

Account

B

B1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B

B2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B1

B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B1

B2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B2

B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B2

B1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如上图所示对于一个多层级合并的场景而言,假如某一用户负责上报 GB 集团数据以供 GA 合并使用,则其需要关注 GB 范围内公司与集团内其他非 GB 范围内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数据的准确性,因此该用户可选择对账模式为合并范围外,选择实体为 GB。此时对账报告则展示 B-A,B1-A,B2-A 之间的应收账款及应付账款数据,也就是从内存财务模型中取得如下数据,并按 Entity 和 ICP 逐对匹配展示:

Entity

ICP

Account

B

A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B1

A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B2

A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A

B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A

B1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A

B2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对于单体公司的用户而言,其通常需要对本公司及其他所有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数据准确性负责,因此例如 B 公司的用户在使用对账报告时可选择对账模式为单体公司,选择实体为 B(对账模式为单体公司时,实体仅能选择末级节点)。此时对账报告则展示 B 与其他所有公司之间的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数据,也就是从内存财务模型中取得如下数据,并按 Entity 和 ICP 逐对匹配展示:

Entity

ICP

Account

A

B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B1

B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B2

B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B

A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B

B1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B

B2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在某些情况下,上述三种模式可能无法满足用户需要,例如用户需要查看某些特定的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数据,选择对账模式为自定义对账时,根据所选择的实体与 ICP 的成员从内存财务模型中取得数据并展示,例如选择实体为 A、B,选择 ICP 为 B1、B2 时,展示 A-B1,A-B2,B-B1,B-B2 之间的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数据,也就是从内存财务模型中取得如下数据,并按 Entity 和 ICP 逐对匹配展示:

Entity

ICP

Account

A

B1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A

B2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B

B1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B

B2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B1

A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B2

A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B1

B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B2

B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回到顶部

咨询热线

400-821-9199

我们使用 ChatGPT,基于文档中心的内容以及对话上下文回答您的问题。

ctrl+Enter to send